【原创】2002年新马泰11天游(五)泰国 新加坡/作者:展超
泰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建有数不清的佛寺。离开芭堤雅西行,虽然并非逢庙必进,但也参观了不少佛寺。
此佛寺不能不让人啧啧称奇──寺内端坐着一位高僧,据说已圆寂多年,尸体早已干瘪,但至今头上的头发仍然在生长!因不敢打扰没有拍照。倘若属实,人类现代科学如何解释这没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现象?
仍然回到泰国首都曼谷,6月6日上午乘车3小时后抵达浪漫机场。
机场内设有不少吸烟室,让烟民打发百无聊赖的候机时间。机场工作人员大都不懂汉语,不及旅店服务员与旅游点的小贩。
结束泰国之旅,飞往新加坡。

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的国家,全国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没有半个北京市区大。当年人口400多万,其中华裔77%,马来人14%,印度人7·4%,少数民族1·3%。新加坡终年没有冬季,日间平均温度31摄氏℃,日温差可达20摄氏℃。作为亚洲“四小龙”,其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比马来西亚高得多。
6月6日下午在新加坡公园一处山岗上留影。在这里可俯瞰新加坡全境。据说汽车缓行2小时便绕新加坡一周。獅头鱼尾兽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的国家名称就是狮子。这源于一个神话故事。
1965年8月9日上午10时,广播电台《和丽的呼声》播送的流行歌曲突然中断,广播员庄严地宣读一份令听众震惊的简短宣言───
“自由与独立永远是人民的神圣权利……我,李光耀,以新加坡总理的名义,代表新加坡人民与政府,宣布从1965年8月9日起,在自由、正义、公平的原则下,新加坡将永远是一个自主、独立与民主的国家,在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里,誓将永远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和快乐。”
如果以为这是摆脱马来西亚统治,争取自由、民主、独立胜利的喜悦。错了!在这慷慨激昂的同时,这位原新加坡总理在电视上嚎啕大哭,并要求联邦国会收回决议。但由于马来西亚首相东姑,在当年种族矛盾激化中坚持马来人的民族利益立场,国会辩论后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同意把新加坡驱逐出联邦。
广播电台接着宣读另一份宣言:“奉大仁大慈真主之命。愿真主——宇宙的主宰,得到颂赞……余,马来西亚首相东姑拉赫曼,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批准,谨此昭示,自1965年8月9日起,新加坡不再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它将永远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邦国,从此脱离并不再依赖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政府承认目前的新加坡政府是独立自主的政府,并将本着友好的精神与之合作。”
被驱逐的原因,除了治国理念存在分歧,更主要是当年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行动党等成立了马来西亚团结联盟,提倡建立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意味着反对“马来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歧视,而主张华人、印度、马来人平等,实现全民团结的目标。在李光耀回忆录《风雨独立路》中,他详述了这段历史。鉴于缺乏发展空间,回归马来西亚始终是李光耀难圆的梦。2008年,内阁资政李光耀仍然表示,如果马来西亚能够给予华裔和印度裔人民公平的教育机会,新加坡可能考虑重新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早在1996年,李光耀就曾提出过重返马来西亚联邦的建议,前提是马来西亚放弃偏袒马来人的政策。但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时机还未成熟”,拒绝了李光耀的这一请求。
李光耀如同一个被驱逐出家庭的孩子,既无奈又无助!被强迫“独立”当时头脑里一片空白,心中一片茫然。
新加坡只有一个小岛,退潮时,面积只有214平方英里。弹丸之地,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饮用水也靠马来西亚柔佛州进口供给。新加坡又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大国觊觎、邻国垂涎三尺,但国力薄弱,进不能攻,退无法守。被逐出马来西亚后缺乏庇护的安全忧患……
但是李光耀不愧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姣姣者,他以精明的理念与成功的管治,令新加坡社会经济腾飞,成为民富国强、社会繁荣稳定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政府以高薪养廉,廉洁著称。如今新加坡已拥有自己的海陆空军,但本国面积太小,缺乏实战环境,因而军队需到国外训练。新加坡的工业发达,向马来西亚进口用水,污水处理后却又返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缺乏劳动力,政府规定最低月薪3000坡币。由于消费水平高,马来西亚劳工白天到新加坡工作,晚上回马来西亚住宿。新加坡每年有2800多万人次往马来西亚消费。政府规定汽车离境需有2/3存油,入境只许带一包香烟、半瓶酒。
新加坡人民生活富裕,但地方太小,汽车上牌必需有旧车报废并且竞投,严格控制总量。因此新加坡没有泰国的严重堵车现象。
新加坡伊丽莎白大道
政府大厦与高等法院前留影。新加坡有死刑、鞭刑,犯流氓罪判罚打屁股。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只隔着柔佛海峡,由新柔长堤连接起来。新加坡是世界第三深水转口港。马来西亚需经新加坡出口。为摆脱对新加坡的依赖,马来西亚兴建港口与机场。
6月7日晨参观印度神庙。进庙需脱下鞋帽。印度女性点眉痣,黑色未婚,红色已婚。
6月7日晚于新加坡圣陶沙岛留影。这里有能叙述故事的著名的激光音乐喷泉。
评论